移民基础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移民基础知识 > 正文

闽南人移民台湾的历史(图)

发布时间:2011-05-21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具有闽南特点的老房子里的木柱上,随处可看到古老的泉州木雕。

闽南地区人民原藉多在黄河、洛水一带,故称河洛人。河洛人迁入闽南大约在汉及三国以后,西晋“永嘉之乱”,大批衣冠南渡,河洛人亦大量随之南渡,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移居到闽南地区。

唐朝武则天时代,陈元光奉命驻漳、泉,带来了不少原藉河洛一带的军士和人民。唐末五代河南光州固始王审知曾与其兄率中原人马五千入闽。到了宋代,由于闽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人口激增。但地域有限,人民不得不另谋途径。

漳、泉都面临大海,生活铸造了他们造船和驾船的经验,于是向海上开发和讨取生活既有了能力,也成为理想。当一些人登上距大陆最近的澎湖列岛时,发现这个地方荒无人烟,四面环海,虽然风大而多沙砾之地,但可渔可耕可牧,于是呼朋唤友,把当澎湖作为开发的新地。从南宋到元初的100年间,在闽南移民的开发下,澎湖已成为农牧渔盐兼营之地,并有了工商贸易,而且设置了巡检司,到元顺帝至元年间隶属泉州同安县。

郑成功自闽南率军收复台湾,其部属约有3万7000人,多为泉、漳籍贯。郑成功为把台湾建成反清复明的基地,政治上励精图治,经济上实施屯垦,寓兵于农。既安置了来台的将士,也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并使军中有促生余粮,而且也保护了土著和先入台开发的人的利益。

郑成功留勇卫、侍卫二旅,以守安平镇、承天二处,其余诸镇,按镇分地,按地开垦。屯垦收到了实效,盐水港、凤山一带40多处,共开拓良田千百亩,后人口渐繁,遂成部落。明郑亡后,就多成为闽南聚居的村落。明郑的屯垦,实际是闽南人对台湾的开发。

郑经继位之后,仍然实行屯垦,开发地区有凤山北部平原、水沙莲地方(斗六至林圯埔之间)、半线地方(今彰化市附近)、竹堑地方(今新竹市)。接着开发北台,一是开拓淡水河沿岸的台北平原,二是开拓鸡笼(今基隆市)地方。后者由王锡祺招集漳、泉流民开拓。

明郑开拓台湾,主要依靠原藉大陆漳、泉一带的文武官员和士卒,还有从漳、泉一带招来的人民。开拓的田园成了个人的永业,传之子孙,人口繁衍,或聚族而居,或分衍各地,于是闽南人的人口占了台湾总人口的绝对优势。

清朝前期严格限制大陆与台湾之间人民的往来。康熙二十三年(1684)虽允许大陆人民出海贸易、捕鱼,但规定:内地欲往台者,必须取得原藉照单,经分巡台厦兵备道稽查,由台湾海防同知审验后方许之。

虽然严令如此,但福建沿海,特别是漳、泉一带居民,潜渡台湾仍前后相踵,台湾西岸的基隆港、恒春南湾,以及东岸的蛤仔难(宜兰)、台东等较大港口都有潜渡者的足迹。

漳、泉一带居民其所以敢于冒犯严令偷渡,主要原因是闽南地区人口过剩,生活不易,不得不向外谋生。而台湾人稀地旷,由台湾传回大陆的消息是“台湾好趁食”,自然成为寻找出路人的向往的地方。对于富有冒险精神的闽南人来说,不会因海峡波涛的凶险和清政府的禁令而裹足不前,漳、泉人不惜任何代价,大量冒险渡台。

当时台湾之所以容易谋生,除人稀地旷,有可耕之地,有可傭之工外,还因为土地肥沃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宜种稻、糖蔗、杂粮等,有种必有收获。如此有吸引力的地方,自然使闽南一带无可谋食的人趋之若鹜。所以清初曾几度禁止偷渡或禁止携眷入台,都难遏止渡台的人群。

乾隆二十五年(1760)始准许在台有业良民,可各回原藉接眷过台。此禁一开,移民渡台者更多。而台湾人口也迅速增加。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的《台湾省通志》所载:明永历四年(1650),台湾人口数为5万人,到清嘉庆十六年(1811)增至194万5千人。虽然无闽南人具体数字,但《台湾省通志》列举民国十五年(1926)及民国十七年(1928)两项调查表显示,当时闽南人已占在台汉人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

  • The Institute of Migratio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Add: No.27,Shandananlu,250100,Jinan,Shandong, P.R.China
    Tel/Fax: 0531-88377009 Email: imssdu@126.com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09  Email: imssd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