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基础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移民基础知识 > 正文

烟台移民追踪:屯田军户是重要来源(图)

发布时间:2010-11-03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资料图:城市发展离不开移民的贡献

古烟台移民,多称自家系“云南”迁移过来的,或说是“小云南”迁来的。理由是:“祖先口耳相传,为人不能忘本。”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考查《明史本纪》知: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三月,迁山后移民一万七千户到北平屯田,(山后即北山,西晋以后———公元前420年,中国北方处于五胡十六国时代,国土四分五裂。山前称燕,山后称云,号为燕云十六州)……如此,明朝初年迁民虽多,但并无迁自云南者。或谓云南为豫南、汝南的讹传,或谓小云南在安徽境,或谓小云南为山西地,这些说法均系无稽之谈。

查《牟平县志》卷十·文献志知:阴山之南、恒山之北,自古即以云称,战国赵曰云中,秦汉设置云中郡,北周设置云中县,隋朝设置云内县,唐朝设置云中郡兼设置云州,宋朝时设置云中府路,辽时设置云县,金朝和元朝皆设置云州,其地俱在云中、云州之南,或云岗(在大同西为名胜地)、云阳(谷名,在左云县)、云泉(山名,在张家口西)之南,其土人必有以云南称者。登州、莱州迭遭金元之乱,居民死亡殆尽,于是明朝初年,移民来此,其先至者领地开垦,为占山户,后至者购熟地耕种为买山户(或着地户),其土著遗民幸免兵匪驱掠者,为漏户,而迁移者不忘旧居,故传称云南,又以非云南省,故称“小云南”。

另有资料记载:明洪武年间,燕王扫北,天下大乱,山后移民山东很多。建文三年,朱棣又发动“靖难之役”,山东为双方拉锯战之重地,因此死于战乱者甚众,故永乐年间自山西、湖北等地移民至山东者总数多达15万人。洪洞县是移民的集散地。据《洪洞县志》记载:洪洞县有座广济寺,寺旁有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窝便成了洪洞移民梦绕魂牵的故乡标志。难怪,烟台流传一首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由此可见,烟台来自山西洪洞县集散地的移民甚多。

明朝的军事制度为卫所制,届时全国有卫329户,每卫大抵5600人,下有千户所计1120人,另设有“守御卫千户所”65个,且多设在边疆重镇。“凡守御所皆不隶卫”,“而自达于都司”。洪武31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批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首位千户张昇率军1120人,筑建“所城”并屯田67顷50亩。先后计有张、翟、陈、黎、傅、安、刘、杨、姜等姓千户或副千户驻守“奇山所”,共200余年,直至明朝灭亡。其中,张、刘、安均为“世袭职位”,余者为“流官”。明朝的军士亦为“世袭制”,可以带家眷屯田。也就是说,届时屯田的军户为一千余户。每户平均5人(父、母、妻、子等)计算,约有5千余人落户奇山(烟台)成为永久居民。

至此可知,明朝期间,烟台(奇山)的居民主要来源是:一、原土著居民;二、移民;三、屯田军户。据统计,明朝全国仅有八千万人口,军政约为200万人,军户约为一千万人口。也就是说:全国每八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军属。“奇山守御千户所”系特别军区,其军户人数亦不可小觑。

  • The Institute of Migratio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Add: No.27,Shandananlu,250100,Jinan,Shandong, P.R.China
    Tel/Fax: 0531-88377009 Email: imssdu@126.com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09  Email: imssd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