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笔者在报业中心礼堂出席了一场不同寻常、感人肺腑的讲座。本来这只是一场平常的讲座——《联合早报》为配合新移民专刊《新汇点》的推介而举办的专题讲座——约有450名听众出席,三分之一是本地人,三分之二是新移民。
但是,因为一位特别嘉宾的出席并且和大家面对面的近距离对话和交流,使这个普通和寻常的讲座变得不同寻常和感人肺腑。这个特别嘉宾不是别人,正是内阁资政李光耀。
新移民课题走进国会殿堂
在他的谈话和其后与听众的对话中,李资政在在展现了他的非同凡人的大智慧和人格魅力,以他一贯的对敏感问题具吸引力的领悟和精辟见解,开放率直、不拐弯抹角、一针见血的表达方式,再次强调了如果新加坡要继续繁荣发达,就必须坚持任人唯贤和一视同仁的政策和制度。
因为李资政的出席,会场的气氛非常热烈。李资政讲话之后,许多新移民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与其他讲座的问答时段大不相同的是,发言的听众几乎并没有提出问题,而是不约而同地向李资政汇报自己、孩子和家人来到新加坡的经历,在新加坡求学、工作和生活的收获,对于新加坡这个公平社会和公平制度的切身体会和赞叹。
最后,每位发言者都是非常认真、非常诚挚、非常动情地向李资政表达了他们对新加坡、对新加坡社会、对新加坡政府、特别是对李资政的感激与感恩之情。
由于笔者本身也是新移民的缘故,因此从很早就开始关注和研究新移民融入的课题。据观察,新加坡讨论新移民的课题经历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才逐渐从市井百姓的街谈巷议走进政府和国会的议事殿堂。
这大概标志着这个课题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各族群、各阶层的和谐共处,其重要程度已经提升到基本国策的层面。
“在全球化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必须继续保持领先的优势,新加坡才能持续取得成功。唯有全体公民紧密合作,组成杰出的新加坡团队,我们才能使新加坡变得更美好。”李资政在当天的讲座上如是说。
融入的两个维度
新移民能否融入一个社会,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主观维度,一方面看新移民是不是对这个社会有兴趣,是否欣赏这个社会、认同这个社会、喜欢这个社会;另一方面看新移民是不是有生存的能力,能不能有一技之长,能不能在这个社会立足。
客观维度,是这个社会对新移民是不是有兴趣,是否认同他们、欢迎他们、接纳他们。当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新移民能否融入一个社会,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即新移民的供给是否符合这个社会的需求。没有需求,再好的供给也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
融入的四个阶段
新移民融入的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化冲击。任何人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都会在一段时间里产生一定程度的迷茫、不知所措和情绪波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文化冲击。
新旧两个环境的文化差异越大,文化冲击的表现就越明显。依据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博士的“文化冲击周期理论”,我总结和归纳出了新移民融入的“文化冲击四阶段”的周期模型。
第一阶段:新鲜期(大约在第一个月)。新来者刚刚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特别是慕名已久的花园城市、花园国家,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是观光客,每天忙于观光、购物,东走走、西看看,一切都是那么好奇和新鲜;即便有些事物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并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有趣。这个阶段的新来者非常兴奋,心境状况很好。
第二阶段:失落期(大约在第二、三个月)。过了观光期,新来者初来乍到的新鲜感过去了。该看的地方也看了,该吃的食物也吃了,该买的东西也买了;转来转去就是巴掌那么大的一块地方,无非是圣淘沙、乌节路、牛车水罢了。看景不如听景,向往了多少年的事情一旦到了眼前,也不过就是如此。这个阶段新来者的失落感开始浮现,心境开始低落。
第三阶段:低潮期(大约在第四到六个月)。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文化差异还不太明显的话,到了这个时候新环境对于新移民的所有文化差异都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加剧了人们不习惯、不顺眼、不适应的感觉。新来者从游客的虚幻回到了生活的实景:找房子、找工作、为子女找学校等活生生的问题、难题都一股脑涌现到眼前,叫人烦不胜烦。
面对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新来者愈加怀念过去在故国自己所拥有的:权势、地位、关系、家庭、朋友;房子、车子、票子、名校等应有尽有、十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面对一落千丈的反差,受挫之后的失落、沮丧、混乱甚至后悔,一时间像打破了五味瓶似的在新来者的心中翻滚,不少人甚至萌生了打道回府的念头。这个阶段是新来者心境最低潮、情绪最差的时期。
第四阶段:恢复期(大约在半年之后)。经过了半年的过渡,前期的剧烈波动趋向平缓,新来者对当地的文化差异开始慢慢适应,许多消极的心态也逐渐淡化。多数新来者都能够面对现实,说服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入乡随俗,随遇而安。这个阶段新来者的心境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融入的四项基本原则
为了帮助和促进新移民更好的融入新加坡社会,笔者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了新移民“融入的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多听、少说、欣赏、称赞。
多听,多了解情况,是客观、公正、全面认识和评价一个社会的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新加坡的评论和判断不是产生在全面的了解和熟悉之前,而应该是在这之后。
少说,主要是少抱怨、少埋怨、少批评、少指责,这应该是为客之道。
欣赏,用欣赏的心态和学习的眼光看事物、看新加坡,发现别人好的东西,值得学习的东西。
称赞,作为客人,应该懂得称赞主人,称赞接纳自己的国家、社会和人民。许多新移民既然标榜自己是来自大国的子民,那就应该表现出大国子民的大度和胸怀。只有大度的、胸怀开阔的人才懂得称赞别人。
以上四项基本原则,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尊重”二字。新移民要融入,就要懂得尊重:尊重新加坡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里的文化。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尊重自己,包括注意和检点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而不是触犯法律。尊重自己,不要做那些掉价的、出格的和侮辱自己的事情,别人才会觉得你有尊严,才愿意尊重你,才愿意和你交往。
帽子和标签的来由
平心而论,依新加坡人的善良和循规蹈矩、不善言辞,过去10多年来本地社会上流传的那些贬义的称呼,“小龙女”也罢,“陪读妈妈”也罢,既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人首先自己放弃了自己的尊严、自己不尊重自己,做了太多出格和掉价的事情,才换来的这一顶顶帽子和一个个标签。
“当然,许多新移民初来乍到还有点‘放不下’的心态。他们‘放不下’的是,中国乃泱泱大国,乃文化古国,突然来到了一个在三天内就可以走透透的小地方,人们所说的华语又是那么粗糙,表面上是同文同种,骨子里又是非我族类,若是‘放不下’,来自中国大陆或是香港的新移民,别说‘融入’,要适应都会很痛苦。”(严孟达,2004)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管你是否领情和是否承认,新移民之所以选择来新加坡,是为了追求比原来更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新加坡的好,不仅仅是生活条件好、生活素质高,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公平、公正程度;社会治安、法制程度;以及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简洁。
在这里,人人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和生存,不论出身背景,人人有发展机会。从2004年开始,有中国新移民获得总统奖学金和武装部队奖学金,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不能只从自己角度看
新移民的融入问题,关键在于新移民和新社会如何互相看待对方,双方都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否则很容易掉入一个陷阱,就是只看到对方的缺点,对对方的要求多过容忍。
和其他许多新移民一样,笔者在这里的16年是新加坡移民政策不断改善、不断进步的见证人和受益者。笔者把在新加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16年定义为“学习之旅,提升之旅”,是因为在这里学到了许许多多的新知识——书本的知识和实践的知识,完成了从商人到学者的转型。
笔者的女儿在新加坡经历了完整的中学、初级学院和大学教育,也获得了报业控股的奖学金。我们全家和许多向往新加坡、热爱新加坡的新移民一样,对新加坡心存浓浓的感激和感恩。
2009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它是新加坡自治50周年,人民行动党执政50周年,也是李光耀先生执政50周年。
短短50年的时间,新加坡这个蕞尔小岛、这个从国家学说和天然禀赋的角度和标准来看并没有资格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不具备存活能力的地方不但成为了一个国家,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都取得了远远超越了本身的地理、资源局限和这个小国疆界的巨大成就,为全世界所瞩目,所称赞,所钦佩;新加坡独创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成为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学习、研究和仿效的对象。李光耀资政也被国际社会尊称为“小国的大政治家”。
能够成为这个国家的新公民是一种幸运。我也借此机会向新加坡、向李资政表达我崇高的敬意。
作者是天府会(新移民社团)的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