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欧盟27国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一致通过了本届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提出的《欧洲移民与难民庇护公约》(以下简称"欧洲移民公约"),以规范欧盟对移民的管理。据悉,该公约预计将于今年10月召开的欧盟峰会上正式签署。
近些年来,欧洲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大规模移民潮的压力。如何应对和解决由移民而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然成为困扰欧盟的最棘手问题之一。而作为欧洲最大的移民国家,法国自然也免不了要面对大批移民涌入的苦恼。
7月1日,法国正式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于是,如何打击非法移民,规范移民管理,便成为法国在任期内的工作重点之一。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使得法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移民传统的国度,在刚刚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伊始,就迫不及待地将改革的矛头直指"移民问题"呢?
本月7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共聚法国,就法国提出的欧盟移民政策新指导纲领——《欧洲移民与难民庇护公约》进行讨论,结果不出所料,各方达成高度一致。
这一公约的主旨是协调欧盟各国移民政策,鼓励工作移民、规范亲属移民,通过加紧边境控制及大力遣返非法移民等手段加强对非法移民现象的打击。根据新方案,欧盟各成员国将视需要和容纳能力组织吸纳合法移民。公约还要求各成员国严格控制居留证的发放。有媒体指出,这一新的指导纲领为欧盟成员国今后在管理移民方面给出了政策框架。
其实,近些年来,欧洲的许多国家就一直面临着大规模移民潮的压力。西班牙、意大利、马耳他等欧盟成员国为大量来自非洲的非法移民头疼不已。与此同时,另一些欧洲国家则因为人口减少和老化,而正面临熟练技术短缺的问题。移民问题,已然成为困扰欧洲各国政府的最棘手问题之一。
法国总统萨科奇在担任内政部长时,就在移民问题上大刀阔斧地采取了许多强硬政策。他在法国成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后所说的一番话,再次表明了他在此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外国人也是人,他们来了后就要享有社会权利。如果我们让所有人都进来……法国和欧盟的社会(福利系统)将会爆炸。我们不能让所有人移民。”
对于日益严重的移民问题,其实欧盟自1999年开始就在试图制定一项应对移民问题的共同政策。就在此前不久,欧洲议会还刚刚通过了一项旨在拘留和遣返欧盟境内非法移民的新法规,强制遣返欧盟国家内不愿自愿返回原籍的非法居留者。对于欧盟制定的这些政策,许多移民输出国提出了抗议,指责欧盟实行严格的“堡垒”政策。而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和联合国难民署此前也曾提示,法国要尊重难民的权利和需求。
面对指责,欧盟国家表示,出台这一公约是形势所需。欧盟方面称,仅在去年就有约22万人向欧盟国家申请避难,这一数字比2006年增长了12%。
移民之兴
数百年移民史 锻造今日移民大国
法国是一块传统的移民土地,最早的移民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那时法国就接纳了来自意大利、德国等国的银行家和商人。当时的移民中还包括众多手工艺者、小商贩、佣人、水手、渔民、农民等。
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促使外来移民大幅增加。工业革命对劳动力和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引来很多英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和波兰的移民到法国。据史料记载,1881年时,在法国的外来移民大约就有100万人,占到当时总人口的3%。
进入20世纪,来到法国的移民便绵绵不断。从1900年开始,很多意大利人来到法国,在马赛、巴黎等地的建筑工地和工厂做工,那时还有很多来自波兰的农业工人。1914至1918年的一战期间,法国从殖民地大量征兵,17.2万名阿尔及利亚士兵、16万名塞内加尔土著步兵被派到前线作战。在后方,外籍移民的劳动力数量也进一步增加,先后有40万移民来到法国,其中三分之二在工厂做工。这些移民中有13万人来自北非,14万人来自中国。1920至1930年的10年间,共有50万欧洲国家的工人来到法国,还有不少俄罗斯人来到法国寻求政治避难。至1931年,法国已有移民300万,成为首屈一指的接纳外籍移民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为逃避德国纳粹的迫害,又有很多犹太难民来到法国。
二战结束后,法国因重建需要大批劳动力。从1946年开始,相继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南斯拉夫、土耳其等国签订协约引进外来劳动力。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西班牙人成为主要的外来劳动力团体,其次是葡萄牙人,1975年已达75万。阿尔及利亚独立后,有70万阿尔及利亚人和大批突尼斯、摩洛哥和非洲国家的移民来到法国,他们当中三分之二都是矿工和工厂工人。1974年法国开始对移民潮实行控制,这是因为战后出生的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得到缓解,同时,经济危机也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
在此期间,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先后易色,在那里居住的大量华侨华人作为难民来到法国。此后当历史进入20世纪末,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开放和交流,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更是络绎不绝。
移民之盛
宽松移民政策 吸引600万移民大军
作为一个传统上的移民大国,法国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历史、民族、文化、宗教以及殖民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数百年以来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移民。特别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受劳动力需求增大和人口下降的压力,法国一直大量吸收外国移民。
应该说,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今天的移民大国,法国多年以来的移民政策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就整个欧洲而言,法国的移民政策也相对宽松。多年以来,法国政府对移民一直采取“同化政策”,政府修建低收入住宅区,鼓励移民申请工作,鼓励公司招募少数族裔的雇员,推动移民参加选举。这些优惠性政策的推出,使得移民能够以生活困难者、长期失业者、无人照顾的亲属、残疾人或者无学历青年的身份,受惠于一些机制和措施。另外,法国政府还设立移民劳工与亲属社会行动基金,通过关怀家庭、儿童和青年在住房以及培训和就业方面的行动,促进外国移民融入法国社会。
另一方面,由于法国这些相对宽松的社会福利政策,使得一些长期失业人员和无学历青年都可以很轻易地领取到政府补助,一些移民子弟常常是一方面领取着政府补贴,另一方面还在移民社区中打黑工赚外快。结果可想而知,在这样诱人的福利政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大批移民开始涌向这个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国”。
截至2006年底,根据官方数据统计,法国外来移民已超过600万人,约占总人口比例的10%。其中多数来自非洲的马格里布地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国),来自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也占一定的比例。在这些移民中,已有40%加入了法国国籍,60%的移民生活在大巴黎、罗纳-阿尔卑斯省和蓝色海岸地区。
另据估计,目前约有20至40万外国人非法滞留在法国。
移民之痛
移民问题凸显 矛盾激化骚乱频发
当历史进入20世纪末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大批移民的如潮涌入,移民问题在法国也开始越来越被社会关注,甚至波澜迭起。
在众多的移民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移民安置问题。为了缓解首都巴黎的移民压力,法国政府在巴黎郊区建起了大量的移民居住聚集区,以集中安置移民,但这样做的同时,也让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愈发隔绝、分裂。使得这些被“边缘化”的移民,根本无法与法国的“土著居民”享用同等的生活。
另一方面,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很快便带来了就业方面的压力。据统计,2007年整个法国的失业率为9.6%,而这其中巴黎郊区移民青年的失业率竟然高达60%至70%,这个数字要比法国各地的平均失业率足足高出了近三倍。可以说,这些青年虽然已经入了法国籍,但是他们却根本感觉不到自己是法国人。
此外,外来移民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社会歧视和受教育机会少等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许多移民的生活贫困,处于无业甚至游荡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高犯罪率和社会治安问题。随着移民群体与法国主流社会这种“隔膜”的日益扩大,在贫困移民群体中,便很自然地滋生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对政府机构、警察等国家公务人员开始出现敌视态度。
在这种情势下,2005年,因巴黎北部郊区两名移民青年在躲避警察追捕时意外触电身亡而引起的暴力冲突,终于演变成一场全国范围的骚乱。这场骚乱波及了法国三百多个城市,许多车辆、商店和公共设施受到攻击,其中还包括省府大楼、警察局、学校和车站等一些重要部门。这种威胁和愤怒无疑使法国政府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总结这次骚乱,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肇事者多为十二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18岁的克里姆说,对于他个人而言,骚乱就是向政府实施“报复”,因为之前警察曾“毫无理由”的拘捕了他。而当人们翻开克里姆的身世时,发现他的一家都是北非移民,父亲原先是一名清洁工,现已失业,而且家里有6个孩子。克里姆说,法国警察对像他这样的移民后裔格外“关照”。“我们跟政府作对,因为政府不要我们,在这世界上,我们什么都不是!”
另外,这次骚乱的发生地,绝大部分都是在巴黎郊区最贫穷的街区,肇事者也多是来自北非具有伊斯兰教信仰的外来移民。这些移民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生活在法国主流社会的边缘。那里的人们不仅生活条件简陋,还经常遭受到“体制性的歧视”。
“在身份证上,你是法国人,纳税、服兵役的时候,你是法国人,其他时候,你是阿拉伯人。”38岁的哈桑·马鲁尼这样说道。30年前,他同父母从摩洛哥移民到法国。一直以来,在移民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法国,他只能找到临时性和季节性工作,勉强养活一家老小。目前他仍处于失业状态,更不用说改变穷困的生活状况。
据统计,这样的街区在法国多达750个。而与移民相关的社会冲突事件,还在不断上演。
移民之惑
从“人道”转向“实用” 移民政策“进入严冬”
严峻的现实给法国政府敲响了警钟,为了保证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与经济的有序发展,法国政府不得不对其延续多年的宽松移民政策进行重新审视与调整,对不断涌入的外来移民一方面要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有侧重有甄别的对待。当然,对于那些欲在政坛上施展拳脚的政治家们来说,移民也是他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甚至成为他们拉拢民心的一张牌。
现任法国总统萨科奇便是这其中的一位。在萨科奇担任法国内政部长以及竞选总统期间,就曾把移民问题当作热点,并多次表示反对西班牙和意大利大赦无证者的做法,同时还提出欧盟国家应当协调移民政策的说法。因此,制订“欧盟移民公约”在他来看,显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2007年,萨科奇在就任法国总统之后的当务之急,就是制订更加严厉的移民政策,并为此成立了一个“新型”移民部,称作“移民、融合、民族认同与合作发展部”。移民部长奥尔特弗的首要任务就是制订新的移民法。当新移民法于2007年夏推出之后,奥尔特弗解释说,法国移民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控制移民流入,而打击非法移民是其“绝对要务”。为此,当局决心严惩非法雇工的“黑工”现象,防止滥用难民庇护权的移民行为,严格控制出于家庭原因的移民。此外,萨科奇和奥尔特弗还都曾表示,法国要加强对移民输出国家的发展援助,在向上述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和进行合作项目的同时,将更多考虑到控制移民因素。他们同时强调必须推动移民融入,为此对申请来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语言要求,这在客观上也提高了申请签证的难度。
当然,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一味的排斥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在移民问题上也不例外。还是那句老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话对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野心勃勃的法国来说,当然也同样适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越是发展,就越能凸显出人才积累对于一国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从“人才”到“人手”都持续短缺的法国来说,其面临的经济发展瓶颈可想而知。所以法国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移民,来从事一些法国人不愿意做或某些技术短缺方面的工作。这些外来生力军的存在,也的确为法国增加在全球的竞争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况且,加之不断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法国人口还没有达到每名妇女能生育2.1个孩子的人口替代水平,因此法国也需要移民来维持其基本的人口数量。
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法国政府显然也意识到,只实行强硬政策是不能够彻底解决盘根错节的移民问题的,要想维持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必须有一个长久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其推出的新移民法当中,就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经济移民,即有限吸引对法国经济发展有益的某些行业的专业人员。此番,在法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萨科奇将制订“欧洲移民公约”列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也再次表明了法国政府对于破解移民难题的迫切愿望。
至于未来的“欧洲移民公约”将在移民政策方面做出哪些方向性的调整,其实只要大致翻看一下法国的新移民法就可略知一二。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鼓励工作移民;规范亲属移民;大力打击非法移民。
在法国的“新移民法”中,首先就是变被动的“接受性移民”为主动的“选择性移民”,对凡是能够为法国经济发展和巩固法国国际地位带来贡献的移民,都敞开怀抱。为此,他们还专门设立了一种“能力与才干”居留证———专门为经过法国政府挑选的科学家、计算机专家、艺术家等“高等人才”颁发居留证,且有效期长达3年,远远超过其他仅有一年有效期的普通居留证;其次,在对待那些要以家庭团聚和通婚为由而获得法国“绿卡”的外国人时,则是采取紧密盯防的态度,并且设置重重关卡,对这类移民申请者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此外,先前的移民法中“只要在法国连续生活10年就可以获得法国国籍”的“漏洞”也将被补上。对于那些在法国“黑”了10年的非法移民,法国各行政区的负责人将有权力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选择,不合格者将被逐出法国。
在这部新移民法草案公布之后,即遭到法国一些人权组织的谴责。他们指责法国政府抛弃多年来坚持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原则,剥夺了外国人家庭团聚的权利,为申请政治和经济避难的外国人设置“绊脚石”。他们批评说,法国在外国人心目中“热情国度”的印象将不复存在,法国的国际形象也将因此受到严重破坏。
尽管如此,但大多数法国人却对新移民法表示支持,法国最近的民意调查显示,有57%的选民同意萨科奇的强硬移民政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法国的政客们出台“选择性移民”政策,也是取悦选民的一种“实用主义”做法。对此,法国社会学家们感叹,在排外思想困扰法国的大环境下,“实用主义”将逐渐取代“人道主义”,法国移民政策就此进入严冬。
国际随笔
四海移民,何处为家 ?
“三四个警察,‘抬着’一个不断挣扎的人,登上飞机——此人不仅双手被铐在背后,而且双脚、有时甚至连双腿都被紧紧绑住,根本无法走路”——这不是电影,而是发生在当代法国的一幕。此人既非恐怖分子,也不是什么国际A级通缉犯,他惟一的“罪行”,就是没有合法的长期居留身份证,虽然他已在法国整整生活了二十年,虽然他完全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老实人。
他的名字叫卡纳德,以上那一幕发生的背景,是他正在被法国司法当局强行遣返原籍马里。他在被抬上飞机后,仍在不断地挣扎喊叫,结果激起愤怒乘客的干预,其中有一位是著名电影导演杜布瓦。在乘客的干预下,机长宣布罢飞。不过,卡纳德最终还是无法挣脱命运的摆布,他被送回了马里,而导演杜布瓦也因“妨碍公务”被拘捕。
每一年,法国机场都会不断地重演这一幕。每一幕,都会让当事者绝望,旁观者唏嘘。甚至,每一天,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机场、港口,这样的故事都在上演。然而,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冰冷而无助。
据统计,从2004年至今,法国已经以这种方式驱逐了8万多名非法移民。尽管大多数人屈从命运,带着最后一点点人的尊严离开欧洲。但也有人无法接受这一决定。在挣扎中,曾有两名非法移民在机场死亡。而这仅仅是非法移民悲剧中看得见的一幕。看不见的另一幕更是令人震惊——
2007年5月,地中海发现27名来自非洲的非法移民。他们偷渡的船只在离海岸约一百公里处沉没了,他们抓住一个捕捞金枪鱼的渔网,漂流了三天三夜。如果再晚一两天,他们肯定就性命不保。类似的、不为人知的惨剧到底曾发生过多少起?到底有多少非法偷渡客葬身海底?根本就无人知晓……
而随着法国新移民法的出台,法国打击非法移民的行动只会越来越严厉。据统计,2007年以来,共有1万人受到检查、275名非法移民的雇主和536名外国人被起诉。自萨科奇继任法国总统以来,法国就拉开了一场大张旗鼓的“移民革命”。据称,萨科奇在对法国移民部长奥尔特弗进行指示时要求,“每年必须驱逐25000名非法移民出境”。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奥尔特弗也是一再表示,“非法移民的命运就是被送回本国”,“我的决断是全面的,我们绝不再对非法移民视而不见”。
对于刚刚经历过2005年“巴黎骚乱”之痛的法国政府而言,要根治“移民之患”的决心显而易见。站在一个国家的高度来看,法国政府这种首先考虑本国利益,对外来移民采取有选择的控制,对非法移民进行大力打击的做法也无可厚非。然而,对于每一个已经或准备移民的家庭来讲,法国政府这些调整后的移民政策,就不啻为一场灾难。
况且,作为欧洲一体化的一个轴心,法国在每一项政策上的转变,不但将引起欧盟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也会使一些存在类似问题的国家感到担忧。此番“欧洲移民公约”的出笼,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在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对于任何一个已经走完工业化历程的经济大国来说,又有谁还会在乎那些从贫困落后国家和地区投奔而来的“移民兄弟”,而对于他们当中的那些非法“黑户”,更是严防死守、避之不及。
这绝不是悲观,而是一个现实而残酷的世界。每一个“富人”都在拼命捂住自己的口袋,推开乞讨者的脏手;每一个“穷人”都在拼命摆脱现有的一切,追逐传说中的完美世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世界在这个看似公平的游戏规则支配下,永无休止地往复轮回着。于是,富者愈富,贫者更贫。这实在是一个悖论。
世人皆叹“移民成患”,然而又有几人会真正体恤移民背后的难言苦楚。随着“全球化”、“地球村”这些美丽词汇的诞生与普及,人们在不断感受着“经济一体化”成果的同时,其实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洒下的阴影。全球范围的移民和难民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便是“一体化”的一个“遗腹子”。第三世界的人们向往幸福,所以千方百计地移居发达国家,而欧洲更多时候则是扮演着这个“理想国”的角色。于是,对于那些发达的欧盟国家来说,也便有了“移民之惑”。随着欧盟的扩大,这一问题愈发凸显出来。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人争着去欧洲,而由战争造成的一些中东、非洲国家的难民也在梦想逃往西方的天堂。但是,移民们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所经历的却往往是悲剧结局。
移民终归是移民,无论是对那些已经成功拿到“绿卡”的合法移民,还是尚在偷渡路上的非法移民来说,莫不如是。常言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移民的世界中,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身份与财富的悬殊对比,生活境况的毫无转机,低人一等的社会性歧视,语言与社会环境的陌生,生活习惯的格格不入,乃至宗教信仰和文化上的激烈冲突……这一切的一切,根本就是道无解之题。而心灵上的遥遥沟壑,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抚平。融入?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却像个虚无缥缈的浮萍。
然而,这就是现实,没有人能够改变它。支持人们继续走下去的,也许正是潘多拉魔盒中的那最后一件礼物——希望。而能够给人以希望的,有时不是现实,而是电影。在历来以反映社会现实而著称的欧洲电影中,今天反映移民问题的影片已经大量出现,一方面,它们表现出欧洲电影人的良知和责任心;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愤慨与无奈,一如前文提到的那一幕场景。
此刻,有一部电影的名字也许最能表达普天之下那千百万移民的心声——“无处为家”。主人公在历尽艰辛,亡命天涯后,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侵染他们亲人鲜血的地方,因为那里才是他们的祖国,是他们心灵惟一的归属。(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