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欧洲难民危机是二战后一次人性考验
发布时间:2015-11-13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欧洲当前的难民潮是本世纪的悲剧,也是二战后的一次人性大考验。数目庞大的难民不断涌入,不仅让欧盟各国面对前所未有的人道考验,更面对可大可小的国家安全危机。一些国家甚至选择关闭边界,增加边境警卫力量,阻止难民进入或毫无犹豫地将难民遣返回去。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上个星期二在斯特拉斯堡向欧洲议会发言时警告,这场难民危机“可能使整个欧洲政治版图发生结构性变化”,而且不是好的转变。
男女老幼不辞千里逃离战乱,前赴欧洲寻求安身之处,是一次人口的大迁徙。英国《卫报》最近一则报道,凸显了逃难者的悲壮人生。来自阿富汗昆都兹(Kunduz)的105岁奶奶乌兹贝琪,跟随儿孙、亲戚共17人跋山涉水20天才到达欧洲。67岁的儿子和19岁的孙子在逃难途中轮流背她前行,一家人希望能到瑞典落脚,愿望最终能否实现无人知道。
很不幸的是,这场大逃难牵涉到目前给全球带来大威胁的极端伊斯兰分子,美国还在加强对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组织目标的打击,料将引发另一波新难民潮。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最新数据,今年以来超过半数的难民来自叙利亚,来自阿富汗与伊拉克的难民则分别为18%与6%。
冬天将至,无止尽的中东难民涌入,欧盟接收流离失所者的能力和意愿正进一步受到考验。欧盟国家可以配合国际组织投入经费和资源,但单凭人道主义救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
欧洲难民危机所带来的启示是,对不同宗教信仰有再大的包容心,在具有争议背景下也难以承受和持续,尤其是所处的社会受到潜在冲击时,仇视外国人、反对为难民提供庇护的口号和行动,能轻易得到社会某种意识形态上的认可,而这股风潮正吹袭整个欧洲。
德国最近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50%的德国人确信大规模接收难民会明显改变德国社会,其中26%的人甚至认为,国家会有巨大变化,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受调查者相信,移民对德国社会不会有大的影响。
种族和谐、尊重他人宗教信仰的基础,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在相互包容和理解的实践过程中,其实是有个底线,而且极容易被冲破。接收不接收他们,并不是单凭人道主义可以解释得过,而所谓的仁者之心,求同存异,可能会牺牲掉建立已久的一个和谐的社会。
当前的欧洲难民危机,一部分人在语言和行为跨越了界限;然而,在拿不出可行方案防范和应对这次难民危机,欧洲民众厌恶外来移民的情绪将再次激化,加深“他们”和“我们”之间的社会割裂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