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移民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国内移民论坛 > 正文

孙天仁:极右翼之反移民势力逐渐得民心(图)

发布时间:2011-07-2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这里是天堂,它既是好人的天堂,也是坏人的天堂。”———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句话的是挪威反恐专家凯特尔森。在外界看来,连续几年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的挪威可谓“与世无争”,一个杀人恶魔的降临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无限痛苦。然而,包括凯特尔森在内的多国学者对问题看得更为透彻,在他们眼中,北欧国家有诱发犯罪的温床,那就是“天真”、“排外”、“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环球时报》记者也曾在挪威的偏僻地区遭遇过被当地学生无端吐口水的“厄运”。对本国价值观志得意满令当地人不愿被“贫穷麻烦”的外人打扰,在挪威的一些难民可以领钱但不得工作,北欧国家接受的外来移民很少,但反移民的右翼政党却十分得势。也许,北欧国家只有了解自己的问题出在哪,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极端恐怖主义的出现。

平和而分裂的城市

“奥斯陆是欧洲最平和、最舒适的首都,但这里同时也是一个分裂的城市:白人占多数的城市西部是富人区,聚居着外来移民的东部显得贫困。这可能是引发这场大屠杀的触发点。”《纽约时报》26日对挪威恐怖袭击分析时揭开了这个北欧国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按平均寿命、收入财富、教育程度、医疗等多项指标确定“人类发展指数”显示,2010年挪威又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国家。挪威已连续多年排名榜首。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让全世界的人都对依靠北海原油出口、国民个个不为生活操心的挪威羡慕不已。

恶魔居然来自天堂,人们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个杀手不是精神病就是偏执狂。但奥地利《标准报》称,将这个金发碧眼的挪威人的罪行归结为个人孤立的暴行太肤浅了。文章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乍看上去在民主文明和多元文化方面都堪称模范,但北欧诸国在过去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势力得到壮大。在挪威,进步党在上次国会选举中以22.9%的得票率成为第二大党,该党一直煽动人们反对穆斯林和外国移民。正是在这些右翼党派煽动性言论制造的氛围中,极端分子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法新社26日援引奥斯陆地区法院法官的话称,布雷维克在前一天的庭审中承认,在袭击过程挪威国内有“有两个工作组与他配合”,还有几个在国外。《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一份宣言、一阵屠杀、一个国家的悲痛”为题称,像布雷维克这样的人,在欧洲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叫嚣。文章称,布雷维克声称他只是整个西欧80个“单独烈士行动者”之一,其他人已经准备好步他的后尘“推翻那些容忍穆斯林的政府”。中东“阿拉伯人在线”网站称,在挪威、北欧以及整个欧洲,一些极端势力已经把排外、反对多元文明共存的观点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布雷维克在宣言中讲得一套一套的,仿佛是一位哲学家,且至今毫无反悔,更证明问题的严重性。

实际上,挪威480万人口中,移民大约占5.5%,在欧洲并不算多,而且其中有近一半来自苏东剧变后的东欧等国,其次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移民,在奥斯陆大约有1.6万人。但与法国、英国不同,这些移民的到来几乎没有影响到挪威的就业率,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从事的是挪威人不屑一顾的工作。法国《新观察家报》称,在一些挪威人看来,那些移民的文化、宗教和传统和他们格格不入,才是真正使挪威人感到威胁的事情,他们认为移民的到来正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忧心“移民动摇挪威主流价值观”,“多元文化政策撼动基督教传统根基”。

英国《独立报》称,北欧一些国家的执政党,也因担心选票而在事实上采取了不少迎合民粹主义的主张,对移民收紧政策,这令反移民的声势更加浩大,鼓吹排外的民粹主义者更加有恃无恐。

“渴望没有外人的世界”

“当年波黑正在炮火中燃烧时,我曾经去过挪威一个小城。小城的情况让人感觉,这个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几乎与城里的人们没有任何关系,最多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而已。这样的生活让北欧国家长期养成了一种高高在上和保守的心态。实际上,近几年来,西欧一些国家担心移民抢走当地人工作的问题,北欧并没有受多大影响。但当地人对外来移民的文化冲击感受却非常深。”曾经常驻北欧的《人民日报》记者丁刚这样说。丁刚认为,由于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北欧社会缺乏活力显得有些压抑,加上长期高福利,年轻人被“惯”坏了,吸毒、酗酒、自杀一直是北欧社会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心理上也会走极端。

德国《南德意志报》25日刊登的一篇评论以“幻想要一个没有外人的世界”为题,详细地论述近20年来排外主义在北欧国家不断扩大的影响。文章称,支持右翼党派的选民大多是对北欧社会的异质化感到恐惧,他们对自由派执掌的政府也不满意。

《环球时报》记者曾在挪威采访时坐大巴经过某偏僻小城,20多名挪威学生上车后看到坐在后排的东方面孔后指指点点。到了一个车站,一名学生下车后,走到了记者座位正对着的车外,重重地向记者靠着的玻璃吐了口痰,车内其他人哄堂大笑。那时,作为外国人,记者感受到强烈被排斥的不安感。曾在挪威生活8年的华人鲍一宁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移民的确给挪威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犯罪案件增多,但在日常生活中,双方之间的冲突并不常见。挪威对外国人较冷淡而已。

《环球时报》记者在奥斯陆采访时遇到一位亚洲难民。他说,10多年前向联合国难民署申请获批后,被派送到挪威北部接近北极圈的一个小镇生活了8年。8年里,挪威政府给了他一间住所,送给他吃穿用行的必要物资与补助,但要求他尽量不要到其他城市去,更禁止他找工作。这位难民告诉记者,他直到第9年才被允许开一家餐馆,但他在挪威16年,还是感觉融不进挪威社会。尽管他学会了当地语言,英语也讲得不错,但当地居民对他还是有隐隐约约的排斥感。他说,北欧人生活得非常安逸,他们担心被外界打扰,更害怕自己的生活方式受其他种群的冲击。有分析称,北欧国家希望凭借丰富的资源把本国打造成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但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的天堂。

同济大学教授郑春荣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欧洲应该是多元文化社会还是主导文化社会,目前欧洲内部争论激烈。主导文化是指本土文化是主导,移民必须承认本土文化是优越的,只有融入了这种文化,这个社会才会接受你。近来欧洲人越来越倾向于这种主导文化的意识,体现出欧洲优越感。特别是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种思潮更加能够引起共鸣,使一些激进的人做出极端的行为。

“好人与坏人共同的天堂”

挪威恐怖屠杀事件后,很多人认为挪威人信奉的“开放和信任”态度将一去不返,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称:“我们的答案是更民主、更多韧性,但不会再天真。”

“但实际上,挪威的天真早已失去。挪威仍将自己视为一个和平之地,但该国早已卷入不止一场战争,无法再将这些战争局限于电视屏幕上。”英国《金融时报》26日这样称。文章称,挪威飞行员正在轰炸利比亚。挪威士兵已在阿富汗丧生。这种国家层面的天真感觉之所以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一种假装。挪威有意识地把自己定位成和平与解决冲突的国家,但该国却是北约创始成员国,而且是美国的坚定盟友。从国内来看,挪威一直有着强有力的盲从因袭的态度,北欧价值观从来就没受过质疑。

德国国际问题问题专家托马斯对《环球时报》记者称,富裕的挪威等北欧国家把自己的影响力绑在美国和北约身上,参与美国发动的所有军事行动,把诺贝尔奖授给奥巴马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异议人士等,实际上打碎了沟通文明的和平形象。这种文明的对立情绪也在自己国民身上种下反移民、轻视非西方文明的种子。

在屠杀惨剧发生后,人们把矛头指向极右势力,但欧洲许多国家都存在极右势力,有些甚至比挪威“同道者”的势力更强,但为什么这场惨剧偏偏发生在挪威?奥斯陆国际和平研究所反恐专家索尼娅•凯特尔森的回答耐人深思,她说,“这里是天堂,但它既是好人的天堂,也是坏人的天堂”。

凯特尔森说,挪威人长期养尊处优的结果就是思想变得天真。天真固然有可爱的一面,但这种天真发展为幼稚,就会产生极端错误的结果。她说,因为这种幼稚,挪威人把诺贝尔和平奖想象得无比神圣,以为这样就可以对别人指手画脚;也是因为这种幼稚,挪威有着世界上条件最为舒适的监狱,在那里不仅可以读书、健身、看电视,甚至还有休假、定期与妻子团聚的权利,而一个人无论多么罪大恶极,其最高刑罚也不过只有21年……于是,好人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坏人也可以在这里肆意妄为。

布雷维克最多只能被判处21年刑期,这两天也引发了挪威民众的不满。有人计算,布雷维克平均每杀一个人只用坐113天牢。而且挪威法令规定服刑满1/3,即7年后就可外出度周末不受监控,届时布雷维克才39岁。另外,监禁布雷维克很可能是花2.52亿美元建造的“世界最人道的哈登监狱”。有网民称,在这儿哪里是服刑,分明是度假。难怪布雷维克在杀害了那么多人后,不但没跑,也没自杀,警察一来,赶紧缴械投降。美国福布斯网站质疑,“挪威监狱是不是太安逸?”为了应对民众的愤怒,挪威检察官26日称将考虑以反人类罪起诉布雷维克,这样可将刑期延至30年。但在挪威媒体调查中,八成网民认为布雷维克没有权利继续活下去。

“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对挪威乃至整个欧洲的教训都是深刻的。”凯特尔森说,“过去我们只有在极右翼组织出现违法行为时才会予以约束,而一旦它们注册为合法政党,人们便无能为力了。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势力正是在‘民主’的选举中壮大的。我们一向以‘人权’为标榜,却制造出坏人的天堂。一系列的理念、法律都需要我们去反思。”

  • The Institute of Migratio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Add: No.27,Shandananlu,250100,Jinan,Shandong, P.R.China
    Tel/Fax: 0531-88377009 Email: imssdu@126.com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09  Email: imssd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