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24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政策法规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学会移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移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宋全成,应邀参加了在曲阜举行的“中德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及卫贤礼诞辰150周年”,并做了题为“从德意志民族国家到现代移民国家:人口、族群与宗教信仰三重结构的审视”的主旨发言。
宋全成教授与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孙立新教授
宋全成教授指出,德意志国家的存在首先是以西欧国家存在的基本形式——民族国家而出现的。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帝国时期,十分强调德意志民族的血统性与国家公民身份的紧密关系。第二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伴随着德国的经济与社会的恢复与重建,德国走上了现代移民国家的道路:首先是20世纪50-70年代通过招募客籍工人的政策引进了大约1500万来自土耳其、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工人,先后有近300万人最终留在了德国;70年代石油危机后,客籍工人的移民政策被终止,开始实施家庭团聚政策,由此又与数百万外国移民进入德国;80-90年代来自原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国家的非法移民和难民申请者成为移民德国的主体,而被德国作为政治难民予以接纳;90年代以后,特别是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以来,来自于中东地区、北非地区的非法移民和难民100多万人进入德国获得难民身份得以居留。2022年2月俄罗斯——乌克兰军事冲突以来,来自乌克兰的难民已有107万在德国避难。至此,我们从人口结构、族群结构和宗教结构三重结构来审视,就会发现:从人口结构来看,到2021年12月,德国8323.7万总人口中,已有1181.7万外国人,这还不包括已经加入德国国籍的600多万外国人。从族群结构来看,过去是单一的德意志民族,到现在是德意志民族为主体、意大利人、希腊人、土耳其人、叙利亚人、乌克兰人等多民族的国家。从宗教结构来看,形成了过去是单一的基督教(天主教等)到今天的以基督教为主体、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等多宗教并存的国度。至此,德国完成了从单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到非传统意义的现代移民国家的根本性转变。
宋全成教授与孙立新教授、Cord Eberspaecher教授、罗衡林教授、杜卫华教授、周建明教授
“中德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中德建交50周年及卫贤礼诞辰150周年”是由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和山东大学联合主办,在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中,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伦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社会主义研究院、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庆市档案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市档案馆等近40所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档案馆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及研究生,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围绕中德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传教士汉学家卫礼贤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活动,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若干富有启发性的新观点。
中德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