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山大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山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专业第五期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知新楼A1411举行,李兰永、满新英、孙敬华、马东顺、杨晓云5名博士生参加并做学术汇报,硕士生5人参加,其中刘星延、温婧、林帆3人做学术汇报,宋全成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总结。
第五期研究生学术论坛会场
李兰永博士的汇报题目是《英国医疗保障政策及对中国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治理的启示》。2019年10月,他参加了山东社会科学院 “英国高端智库现代化运营与治理机制创新研究”培训班赴英国伦敦、爱丁堡接受为期10天的培训。利用这个培训机会,通过与英国智库工作人员座谈,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和现场体验等方式,试图探索英国医疗保障政策状况及对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治理的借鉴。文章首先从参保对象、资金筹集、管理运营和待遇支付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英国国家医疗保障体系(NHS)基本状况,描述了英国医疗保障付款机制完善、医疗重点前置、国家分配卫生资源统一性和NHS体系的社会公平性等特点,提炼出英国医疗保障财政负担过重、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体系压力加大、NHS体系效率渐趋式微等问题;其次,厘清了当代中国流动人口拐点及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参保率低下、参保险种复杂、报销比例过低等现实状况;最后,提出国家强制推行全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服务、流动人口诊治应下沉到社区医院或者乡镇卫生院、流动人口诊治应下沉到社区医院或者乡镇卫生院、加大与人口流动状态相适应的财政投入、畅通流动人口当地就医的渠道、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项目及保障水平必须始终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等经验启示。
李兰永博士在汇报
满新英博士的汇报题目是《相对贫困治理目标下的社会救助面临挑战研究》。她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从消除绝对贫困到解决相对贫困,意味着我国反贫困战略的转型。为了更好地应对贫困新形势,必须准确认识相对贫困的特征、治理难点和战略重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社会救助制度。随着精准脱贫的深入推进,我国贫困状况在人口结构、致贫原因、代际贫困等方面都发生变化,城乡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贫困人口规模明显减少,绝对贫困逐渐消除;相对贫困现象开始凸显,致贫原因呈现多样化特征;边缘群体发展能力薄弱,容易出现返贫现象;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显著,成为反贫困的新动向。这些变化突破传统以满足生存为主的贫困内涵,更多呈现出贫困群体对发展的诉求,对社会救助目标提出更高要求。使社会救助面临提升兜底保障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双重救助目标;面临优化认定机制和制定相对贫困标准的双重改革任务;面临专项救助制度发展性不足与被救助主体发展积极性不足的双重困境;面临基层救助能力不足和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的双重压力。面对贫困发展新趋势带来的新挑战,尽管社会救助为进一步的发展准备了基础,但其发展理念,贫困标准、救助内容、救助方式,不能适应人民对美好社会向往的要求,需要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满新英博士在汇报
孙敬华博士主要汇报了博士论文的研究进展。在汇报中,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如何理解积极老龄化、老年长期照护的内涵,老龄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分别使用了哪些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如何,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哪些共同特征、现阶段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实践存在哪些问题及其成因等;研究方法主要有比较研究法、计量分析法、政策内容分析法等。其次,阐述了国际视野中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内涵、中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意涵、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老年长期照护的界定以及老年长期照护与养老服务、医疗护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次,总结了目前学术界主要运用的5种社会政策分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所运用的分析框架以及选取该框架的原因;最后讲述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困境:制度难以准确定位,筹资方式选择的困境,照护服务费用攀升与相对稳定的长期护理保险费率之前的矛盾,长期照护筹资需求与经济增长水平、企业和个人缴费能力之间的矛盾,待遇给付方式选择困境,待遇给付条件给付设置难题等。
孙敬华博士在汇报
马东顺博士的汇报题目是《欧洲主流族群与外来穆斯林移民的族群冲突》。他指出,在欧洲,伴随欧洲一体化与全球化而来的外来人口的大规模的迁移,深刻改变着人口的地理分布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族群结构、宗教信仰结构等既定结构模式。结构模式的改变在调整了不同群体力量对比的过程中也影响着跨族群、跨宗教认知异文化群体的心态及现实生活中的群际互动行为。主要表现为欧洲主流族群与外来穆斯林族群之间的交融与冲突。其冲突对欧盟的非传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造成欧洲社会的进一步撕裂,从而使得族群冲突成为国家、区域及全球社会治理的新课题。造成族群冲突的原因:人口变迁引致的人口结构变化是引发族群冲突的根本原因;不同宗教群体规模在人口变迁中的消长及各宗教群体对所属宗教的信仰实践是族群冲突的文化原因;不同族群的异质化生活方式所引发的非理性冲突是族群冲突的直接原因;族群共同历史记忆中的“异教徒”印象衍生的伊斯兰恐惧症是引发族群冲突的社会心理原因。无论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还是不同族群、不同宗教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共同体成员在与“他者”互动过程中积淀的深厚的社会心理、传统习惯、族群情感、宗教信仰等非理性因素融汇其中。
马东顺博士在汇报
杨晓云博士的汇报题目是《乡贤文化重塑的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她指出,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面对当前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和外在推力疲软的困局,如何实现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一个新的焦点。目前关于乡贤文化的研究很多,部分研究也认识到了文化规范、网络关系等因素对于乡贤文化的影响并做了相关分析,但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对乡贤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看,乡贤文化既是信任、网络、规范、社会参与等社会资本的产物,也是对农村社会资本进一步开发拓展的有效路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重塑乡贤文化既要看到信任资本缺失、网络结构分散疏离、文化凋敝、规范缺失、以及公众参与不足等现实困境,也要看到乡贤文化的重塑还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本基础,现代化不仅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乡村社会资本累积的新机遇。政府部门及各基层组织要充分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措施重建社会信任、构建有效规范、拓宽社会网络、培育多元参与,推动乡贤文化的重塑和农村社会资本的良性循环。
杨晓云博士在汇报
刘星延硕士的汇报题目是《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女性流动人口自评健康影响的研究——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她指出,当前我国流动人口性别比日趋平衡,女性流动人口比例不断提高,但数据显示女性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性流动人口,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更多向女性流动人口倾斜。文章运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城市中女性流动人口的自评健康状况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女性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影响。发现是否在流入地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与医疗服务可及性等对女性流动人口自评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分别控制女性流动人口的个体基本特征、社会经济特征、流动特征,发现与新生代女性流动人口相比,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改善非新生代女性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状况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作用;与受教育水平为高中及以上的女性流动人口相比,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改善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女性流动人口自评健康作用更为显著;与中等收入及高收入女性流动人口相比,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于提升低收入女性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效果更为显著;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对发达,女性流动人口自评为健康的比例更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改善女性流动人口的自评健康状况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温婧硕士的汇报题目是《欧洲穆斯林族群社会排斥状况及成因》。她指出,伴随着欧洲难民危机与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的发生,欧洲穆斯林族群与欧洲国家主流族群的隔阂与猜忌日益加深,伊斯兰恐惧症在欧洲各国迅速蔓延,致使穆斯林族群身处欧洲社会排斥的困窘境遇之中,在经济领域,欧洲穆斯林族群面临着职业地位较低、收入偏低以及失业率较高的边缘化状况;在文化领域,欧洲穆斯林族群面临着西方基督教文化与自身所信奉的伊斯兰文化之间的冲突性文化排斥;在社会关系领域,欧洲穆斯林族群面临着不被主流群体所认可、与主流社会相互隔离的状况;在政治领域,欧洲穆斯林族群面临着政治话语权缺失的窘境。究其原因,可以从欧洲主流社会因素和欧洲穆斯林族群自身因素两方面加以论述。就欧洲主流社会而言,欧洲民众基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历史上长期对峙和冲突而形成的敌视穆斯林族群的集体记忆,是导致其遭受社会排斥的重要历史因素;西方主流价值观与伊斯兰教在民主、平等、自由等方面的差异与对立是重要的价值观因素;宗教改革等系列历史事件对于欧洲基督教世俗化的推动和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以及西方社会的世俗化趋势与伊斯兰教在欧洲社会的崛起所引起的文化焦虑分别是导致欧洲穆斯林族群遭受社会排斥的宗教和文化因素。从欧洲穆斯林族群自身来看,一元化信仰与普世主义精神的宗教特征、欧洲主流基督教文化与穆斯林族群所信仰的伊斯兰文化之间难以调和的文化冲突分别是导致欧洲穆斯林族群遭受社会排斥的宗教与文化因素。此外,欧洲穆斯林族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我隔离倾向、由极端穆斯林恐怖分子所发动的系列恐怖主义袭击等社会因素对欧洲穆斯林族群社会排斥现象也具有重要影响。
林帆硕士的汇报题目是《关系就医提高医疗满意度了吗?—基于吉登斯的本体性安全理论视角》。她对现有研究认为的人们通过关系就医获得医疗便利、提高了就医满意度感到质疑,认为从当下风险社会的视角来看,人们对医院的信任可能受到了侵蚀,人们动用关系去争取优质的医疗资源,实际上在用一种人际信任补救制度信任,加剧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关系就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系就医对医疗满意度的提高还有作用吗?文章基于吉登斯的本体性安全理论视角,通过统计分析验证关系就医能否提高医疗满意度的问题。研究发现,关系就医对医疗满意度的效应是负面的,在风险社会中,关系就医作为抵抗风险的手段,并不能提高医疗满意度,使用关系就医的人医疗满意度反而更低,笔者通过现有文献和个案访谈初步分析了通过关系就医的人医疗满意度更低的原因。此外,性别、学历、风险感知、信任感、对医疗服务获得与支付能力等不确定的担忧等因素对医疗满意度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宋全成教授对于每一个人的汇报进行了详细点评,在肯定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均有进步的前提下,指出了大家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与建议,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以后要形成制度化的论坛形式,为大家创造更多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参与的各位同学普遍认为,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对于自己的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助益良多。
宋全成教授在进行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