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全成教授关于四川灾区移民安置问题的研究,引社会关注
发布时间:2008-06-16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面对“5.12四川大地震”,当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正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之时,山东大学已将重点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灾后地震灾区的移民与重建方案。展涛校长明确指出:“在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四川大地震——面前,一向以文科见长的山东大学,不能集体失语,而应发出山东大学的声音,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 正是基于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在5月27日,在移民研究所(http://www.ims.sdu.edu.cn)的网站上,率先发出了“关于征集四川地震灾区移民安置方案的重要通知”。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宋全成博士,利用山东大学移民研究的专业优势,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关于我国四川地震灾区移民安置方案的选择”等系列文章。这是国内最早从学理的层面上探讨我国四川地震灾区移民安置重建方案的文章。因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新闻界: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科学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移民文化网、山东大学网山大视点、山东大学新闻思政网进行了广泛的转载和报道。 在政府界:作为济南市政协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参政议政提案委员会委员,宋全成教授又依据有关部门领导的指示将其改写成提案,提交给民革山东省委,然后上报山东省委统战部、民革中央和全国政协。 另外,鉴于论文的创新意义和较大的社会意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已以内参的形式,将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宋全成教授撰写的关于我国四川地震灾区移民安置重建方案的主要内容,上报国家有关领导人。 宋全成教授主张,“当我们痛定思疼,为在大地震中失去宝贵生命的人们而悲哀时,我们更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活着、但需要重新安置的千万灾民。”他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探讨了移民安置方案这一重大社会问题。 他首先定义了非自愿移民研究领域的移民概念,然后提出了国际社会移民安置方案的一般三种模式:移民安置的原地重建模式、异地重建模式和部分原地重建、部分外迁异地重建模式,并分析了这三种模式的各自优势所在。最后,他分析了我国四川地震灾区应选择第三种移民安置方案,其主要依据是:从地质结构的状况来看,不应大规模的、但适合一定规模的原地重建;从自然环境来看,地震灾区处于极度活跃的龙门山地震带上,而且大量堰塞湖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从民族与文化状况来看,四川地震灾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应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融合;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可考虑部分社会基本设施损毁严重、地质结构不适合重建、房屋大面积倒塌、需要房屋重建的地区,适度外迁移民。 宋全成教授和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关于四川地震灾区移民安置与重建问题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山东大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处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鼎力支持,山东大学校长展涛给予了积极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