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洲日报》报道,在公共交通上,你会不断地被人询问:“你是打哪儿来的啊?”虽然你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此度过;由于你的名字发音像中东人的名字,因此无法获得面试机会;房东因为你的肤色而拒绝将房子租给你……这就是现下澳洲种族歧视的种种表现,而且这种歧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Scanlon Foundation进行的最新Mapping Social Cohesion调查发现,去年有19%的澳洲人因为他们的肤色、种族背景或宗教信仰而遭歧视,相比于2012年的12%,增幅相当地明显。这也是这份自2007年起进行的调查录得的最高比例。
专家称,种族歧视的增加或许与经济不稳定、寻求庇护的难民船数量激增以及当前联邦政府意图修订《种族歧视法案》(Racial Discrimination Act)有关。
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的教授Andrew Markus在谈及联邦律政部长布兰迪斯(George Brandis)的言论——“人们有权当一个偏见者”时指出:“那些脱口而出的评论比修订法案更具破坏性。法律条文上的细微差别是给法庭看的,但是在公共场合谈论这类问题的方式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5年前,移民称,澳洲最美好的部分即是其热情而友好的人民。在2013年,移民已经将这一特性排在了澳洲10大特性的最末尾,而把生活方式放在了首位。现在的移民称,澳洲最糟糕的一面即是它的高税收、高生活成本以及种族歧视和区别对待。
部分族裔更常遭遇歧视
Social Cohesion的调查发现,40%的亚裔移民曾遭到歧视,其中马来西亚人尤其经常受到攻击,其次为印度人和斯里兰卡人。澳洲人也很容易对中东背景的人抱有偏见。但Markus表示,鉴于澳洲的移民比例在全球名列前茅,而迄今为止我们的社会并未出现更加严重的种族冲突,单就这一点来说就相当地不易。“这个任务非常地困难而且有挑战性,但我们做得很好。”
华裔移民Joy Chan称,她所遭遇的歧视经常是个人施加的,而非制度性的。“在街上有时会有人冲你叫‘chink(中国佬)’、‘fish face(鱼脸)’,还有其他各种各样难听的话。”
前两周,当她离开Ivy时,有人大声叫道:“那儿有个胖佛教徒走过。”Chan悲伤地说:“没有人为这句话发笑,但似乎也没有人觉得这样的话有什么问题。”有时,人们觉得自己是在作积极的评论,但事实却也是一种种族歧视。现年35岁的Chan称,她经常听人说,因为她是个中国人,所以她就应该聪明。
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遇,Chan一家人在她读一年级时就来到了澳洲,落户新州Southern Highlands的Bowral。在获悉左邻右舍都认为他们不会讲英语后,Chan很震惊。“那对我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我以前从不知道自己与众不同。”
在澳洲生活了近30年后,Chan仍经常被人问及从哪儿来。这样的问题让她“更加地愤怒”,因为中国人也不认为她是真正的中国人——她出生于马来西亚。“我的一些朋友在还未融入澳洲之时就遭遇种族歧视,而这加深了他们的一个观念:他们生活在这个国度,但永远也不会成为澳洲人,而且他们也不想要变成澳洲人。”
但Chan表示,她已经将种族歧视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你,不管你是哪个种族哪一种性别。这些都是我无力改变的事实。我仍希望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这就是我,它是我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