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民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全球移民动态 > 正文

加拿大:移民正向香港回流(图)

发布时间:2013-06-04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港报称,现年36岁的李先生是一家大型银行的电脑专家,最近为了收看北美冰球职业联赛季后赛斯坦利杯(Stanley Cup),决定留在家中工作。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3日报道,李先生说自己钟情于温哥华的清新空气丶宽敞环境以及那里的餐馆。他的母亲、亲属和好朋友都住在温哥华。

李先生在2004年“回流”香港。过去八年,他将香港作为他的家。他说:“我当时想我只会在香港住一两年左右。”

在1983年举家移民加拿大,他再次横越太平洋回到香港开展新生活,主要因为:机会、经济、朋友和爱情。

他不是唯一从加拿大回流的香港人。《南华早报》此前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996年至2011年期间,超过6.5万名在香港出生的加拿大移民回流香港;过去15年总人数则超过15.3万人。

他们现已成为香港中产及富裕阶层的主要人口。他们很多当年都是通过加拿大投资计划移民到当地的。他们大都在加拿大最好的中学和大学接受教育和学习英语。

但报道指出,港府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这个大社群,因为中国的国籍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因此不承认他们的加拿大身份。但渥太华政府却了解这个社群的重要性。

加拿大外交部长贝尔德(John Baird)今年3月对亚洲协会(Asia Society)香港中心表示,根据2011年一次电话调查的数字推算,目前有29.5万名加拿大人在香港生活和工作,所以可以说,香港是个亚洲的“加拿大城市”。

去年11月,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访港时与港府签署税务协定,加拿大官方媒体当时强调这个协定的重要性,并估计大约有30万加拿大人在香港居住。相反,港府向传媒表示,只有16.5万加拿大人在香港居住。

对于他移民之前香港的模样,李先生说印象很模糊,他只记得念幼儿园的时候,学校是在一个山坡之上,并认为那里是花园道,但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自己的家人原来颇为富裕。他说:“我记得上学时不用乘校巴,因为有司机接送我,我还记得,当时我们住在薄扶林一个复式单位。”当他和家人移民加拿大时,香港有不少中产和富裕的家庭都移民加拿大,这可以说是一个大趋势。

他说,基于家庭的生意关系,家人认为可以选择移民的城市只有旧金山或温哥华,但由于申请移民加拿大的手续相对简单,所以最后选择了加拿大。李先生的母亲担心,如果移民美国,她两个儿子日后会被征召入伍。1980至1990年代,约有30万香港人移民加拿大。

李先生在加拿大成长,并在当地接受教育,后来入读西蒙弗雷泽大学,成为百分百的加拿大人。他在大学修读商业及电脑,但毕业后因为美国发生911袭击事件,北美就业市场萎缩,所以他决定返回香港。回想当年,他离开香港时只有五岁。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地理学者贺伯特(Daniel Hiebert)表示,李先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贺伯特说,香港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部分学生表示可能留在加拿大继续升学,有时表示回到香港找寻机会,或穿梭两地工作。UBC的缩写常被人戏谑为“十亿中国人大学”(University of a Billion Chinese)。

贺伯特专门研究“逆向移民”这个现象,并曾向加拿大政府就该现象提供意见。贺伯特说,准确理解“逆向移民”这个现象对制定社会政策十分重要,他说,如果这些“逆向移民”一年住在香港,一年住在加拿大,跟着又回到香港。这些问题对加拿大教育政策很有影响。

报道称,这种在太平洋之间两边游走的生活方式,对物业市场产生影响,对面积相对较小的温哥华来说情况尤其明显。香港人在回归后的回流潮,还有亚洲金融危机,加上温哥华出现通缩现象等等。由David Ley 撰写的《百万富翁移民》(Millionaire Migrants) 一书可以看到东亚移民对温哥华的影响。该书这样形容当时的情况:“离岸投资者把温哥华的资产卖掉来兑换现金,以抵消在亚洲金融市场的损失。”

西蒙弗雷泽大学研究员邓诺文(Nuowen Deng)2007年研究回流人士,发现“加拿大政治稳定及加拿大公民身份”是很多香港人决定移居加拿大的主要原因。这从移民人数可以反映出来──移民潮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爆发,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移民人数急跌。1994年有超过4.4万香港人移民加拿大,现时每年只有数百人,远远不及回流香港的人数。

初时李先生在父亲在香港开设的软件公司工作,并不时来回温哥华处理公司业务。他说:“我当时只想短期留港,然后再看情况而定。”但现在差不多十年了,他还是留在香港,但没有再替父亲打工,而是转到一家本地大银行工作。

在这段时间内,他与一名在求学时期认识的韩籍女子交往,两人之后在2007年结婚,现居于太古城。

虽然李先生说已完全融入香港生活,但他却不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说起广东话来也有加拿大鼻音。他说:“回到香港后的四五年,所有朋友都是在加拿大或美国出生的华人。我没有太多本地朋友,但现在从国外回来及在本地土生土长的朋友都有。我以前习惯与外国朋友去兰桂芳玩耍,而他们大都很西化。”

他怀念温哥华舒适的生活环境,并认为香港太过拥挤,有时会有返回温哥华的念头,但香港工资较高、纳税较少,与太太的韩国老家也比较接近,所以他继续留在香港。

温哥华的社交生活比较沉闷,这是回流香港的青年人普遍的投诉。他说:“香港的好处是:它是国际城市,生活节奏急速,与温哥华的生活方式相比,我比较享受香港的生活。”

温哥华物业价钱近年不断上升,主要因为香港、中国内地移民所致。李先生目前住在太古城,他在香港曾经是业主,但在最近地产市道兴旺时,他却把握机会把它卖掉。(参考消息网)

  • The Institute of Migration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Add: No.27,Shandananlu,250100,Jinan,Shandong, P.R.China
    Tel/Fax: 0531-88377009 Email: imssdu@126.com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电话:(86)-531-88377009  Email: imssdu@126.com